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农业大学“青禾讲坛”2018年第一场读书报告会——红楼梦里的情怀与心机

[复制链接]

67

主题

78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0: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闫红:红楼梦里的情怀与心机”

今天下午14:30,在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第二学术报告厅,2018年第一期青禾讲坛如期举行,作家闫红和200多名师生分享了《红楼梦里的情怀与心机》。



在报告的开始吴文革馆长对于今年学校90年校庆图书馆展开的活动进行了说明,有青禾讲坛、神农大讲坛、学术报告以及校友会,欢迎大家参与其中!

闫红


新安晚报编辑,腾讯大家人气作家,著有《误读红楼》、《诗经往事》、《她们谋生亦谋爱》、《胡适情事》等十余本书,被著名作家王蒙称之为:“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人心魂”。

红楼梦本身以蒋史薛贾四大家族的兴衰与没落为背景,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表示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被毁灭的悲剧。

刚开始作家将《西游记》与《红楼梦》联系起来,认为两本书都是从发现一个人会死亡开始,孙悟空原以为自己会在花果山与猴子猴孙一同生活,不会死去,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知道自己也会死亡开始了自己的挣扎与抗争,而贾宝玉在优越的生活下发现自己会死以及游走在一群女生的纠结,开始了寻找眼泪的路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期望得到全天下女孩的眼泪,将女孩的眼泪攒成大河,再送他至鸦雀不至之地,因此开始了在女孩身边的徘徊。


《白蛇传》中许仙并不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却作为白蛇和法海的争求对象,此刻白蛇是欲望,法海则代表着理性,再看贾宝玉,他就指内心的自己,黛玉是浓烈的热情,宝钗是理性的救赎,希望自己可以在二者之间平衡,于是开始了寻求力量的过程。

与释迦摩尼相似,都是被生活温柔以待,在女性的包围下,发现生老病死,开始寻找自己对于死亡最大的解脱。

丫鬟金钏因与宝玉调笑被逼至跳井自杀,因汗巾相赠“好基友”琪官以宝玉被打收场,引发了宝玉的疑惑和混乱,此时因元春省亲建立了大观园有了戏班子,并采买了小戏子,宝玉被打后逐渐恢复,病恹恹地去往戏院,希望龄官可以为他唱一出戏,龄官十分嫌恶他,以嗓子哑作为拒绝的理由,而贾蔷与龄官关系好,二者之间的暧昧气流使宝玉醍醐灌顶,“一人只可得一份眼泪,无法得到所有女孩的眼泪”。



与琼瑶剧不同的是,琼瑶剧更有代入感,感情戏可以让人有真实感,而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让人感觉有点虚,以先来后到说明不会因为宝钗的到来疏远黛玉,心伤黛玉,并以风流袅娜指黛玉,鲜艳妩媚来指宝钗,弄不清其真实的想法。

黛玉葬花葬的是自己对于未来的恐惧,在大观园有贾母和宝玉的呵护,一旦出了大观园,自己将沦落为什么境地。

宝玉与黛玉共读《牡丹亭》,并认为自己被宝玉调戏,“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之貌”。某日薛蟠与宝玉饮酒后,宝玉回到屋内,宝钗来找宝玉,丫鬟晴雯因为宝钗耽误了她的休息时间心生不满,恰时黛玉来找宝玉,晴雯没有听出是她的声音,便回句“是谁也不行”,话罢,宝玉与宝钗同时出来,伤透了黛玉的心。

第二日,黛玉仍去山上葬花,宝玉听见黛玉吟诗葬花,念到“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不觉痛倒在山坡上,深深地触动了宝玉的心灵。


宝钗此人衣着简朴,对于食物没有特别的喜欢,房间里空荡荡无摆设,走“极简风”的路线,行为上乐于帮助别人,行“无情之善”,出于一种防范的状态,正面自己家族的没落。

(此上由闫红作家的报告会整理)



在报告结束之后吴永辉副馆长就此进行了总结:闫红作家带领我们对红楼梦进行了深一步的了解,并触发了我们心灵中的共鸣与感触,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研究比较透彻,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有着十分好的教育作用。



还有许多同学进行了提问,闫红作家一一进行了解答。

文、编辑丨石巧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以及龚老师相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