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皖江等你来·第11期】图说专业之走进经济系

[复制链接]

66

主题

81

帖子

3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00:2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现有10个系,43个本科专业,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加强质量和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信息技术类、物流管理类、金融财经类、文化艺术类、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这些专业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品牌专业,也有颇具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各专业教学方法各有特色,教学成果丰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招生办公室根据我院各专业教学特点,通过拍摄系列视觉形象,描绘各专业学生学习生活。虽一两张图片无法完全描述整个专业,但招生办公室试图通过图片带您了解并让您爱上我们的学科、我们的专业。


经济系创建于2003年,是我院最早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曾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13年初,根据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为推进专业结构设置调整,学院对原经济管理系分拆,设立经济系。经济系现有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和会计学等5个财经类专业,在校生1269人。经过10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经济系已形成了独具财经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与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积淀,经济系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相对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2%。近年来,经济系青年教师在CSSCI、中文核心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师参与编写出版教材5部,主持承担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经济系设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经济综合实验室,开展了与课程进度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校内受到系统的实务训练。此外,经济系通过加强专业教学、技能竞赛、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建设,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学年或学期教研活动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教研活动,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优秀校友等来我系进行交流指导、学术讲座,积极拓展校外专业实践合作基地。
  经济系注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充分整合教学与学生资源,打造财经文化活动亮点。目前,经济系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财经文化,通过打造财经文化节、新生文化节两大平台,形成了“财务分析大赛”、“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经济数学建模大赛”、“财务与会计技能竞赛”等技能竞赛群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素质拓展训练”等课外活动群;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每年暑期开展全系学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毕业时,能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实现无缝对接。
  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81.3%,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40.2% ,计算机二级累计通过率为89.2%。同时,经济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有900多人次分别获得了“助理会计师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分析师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外贸物流师资格证书”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添了筹码。
经济系以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自成立以来,经济系已经向社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1800余人。近年来,毕业生不断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被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国石化、中铁十局、深圳华强集团等大型企业录用,部分毕业生被录用为国税局、地税局等系统公务员,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成功考取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研究生,另有一批学生成功申请到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国外大学留学深造。

经济学专业 (芜湖市市政府秘书长为经济学专业学子解读新常态下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素质和能力,能在地方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理论课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计133学分,2274+(24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38学分,635+(230)学时;通识教育课10学分,170学时;专业课77学分,1333+(10)学时;专业选修课8学分,136学时。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36周,22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8周,4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
经济数学1、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2、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数学3、金融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统计学、数据库管理及应用、财政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经济法、西方经济学流派、产业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当代中国经济专题讲座
五、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六、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时限3~6年
  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会计学实务实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财会人员。能从事工商、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及成本核算、熟悉会计信息系统并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担当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具有对会计制度、会计理论的应用与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级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能系统掌握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会计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会计方法和技巧的系统训练,熟悉国内处会计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组织企(事)业的经济核算,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事)业会计问题的能力,参与本单位经营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计132学分,2274+(23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38学分,635+(230)学时;通识教育课10学分,170学时;专业课72学分,1265学时;专业选修课8学分,136学时。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36周,22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8周,4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
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税法、管理学等。
五、就业前景
能从事工商、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及成本核算、熟悉会计信息系统并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担当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六、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时限3~6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点钞实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经济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知晓财务管理的国际通则与惯例,可以从事资本运作和资产运营管理专业性工作,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计129学分,2257+(24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38学分,635+(230)学时;通识教育课10学分,170学时;专业课73学分,1316+(10)学时;专业选修课8学分,136学时。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36周,22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8周,4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
经济数学1、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经济数学2、西方经济学、财务会计、经济数学3、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税法、审计学、风险管理、财务综合实训、战略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税务筹划、高级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学。
五、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金融工作或财务管理工作。
六、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时限3~6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金融工程专业 (金融工程、金融数学专业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一展风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术方法,熟悉金融法规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可以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各类专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分析、基金管理、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和绩效考评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了解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熟悉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准确把握金融工程学科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前沿。
4.具备证券和期货业务经营与管理、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等实务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理论课程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计132学分,2274+(24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38学分,635+(230)学时;通识教育课10学分,170学时;专业课77学分,1333+(10)学时;专业选修课8学分,136学时。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36周,22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8周,4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C语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原理、面向对象Java、线性代数、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应用统计学、金融学、财务会计、财政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经济法、固定收益证券、管理学原理、金融市场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
五、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以及财务部从事金融创新业务和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也可在其它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六、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时限3~6年
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数学专业 (金融工程、金融数学专业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一展风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扎实掌握数学与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所学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解决金融领域专业技术问题,能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工作,能在企业单位从事财务分析、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了解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熟悉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准确把握金融数学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前沿。
4.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经济金融分析,为金融管理预测、决策制定方案和提供依据。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理论课程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计133学分,2261+(236)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38学分,635+(230)学时;通识教育课10学分,170学时;专业课77学分,1320+(6)学时;专业选修课8学分,136学时。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36周,22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8周,4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经济学原理、数理统计、C语言、会计学原理、金融学、C++、运筹学、金融风险管理、利息理论、公司金融、保险学、金融数学、证券投资学、保险精算、金融市场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多元统计分析。
五、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工作,也可担任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也可在其它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六、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时限3~6年
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想要了解更多经济系的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访问经济系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