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2017-2018年寒假“科技回乡”社会实践活动立项的通知

[复制链接]

71

主题

81

帖子

3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3:5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学院研究生团总支:
为广泛宣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精神,发挥我校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协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我校实践育人工作实效,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育人作用,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关于组织大学生开展2018年寒假活动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我校研究生团委将开展研究生寒假“科技回乡”科普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暨“宣讲十九大——百万农大学子乡村行”活动
一、活动主题
情牵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
承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团委实践部、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普团
三、活动形式
校研究生团委根据上交的立项书评选出以下队伍:
(一)校级重点实践团队。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报名队伍数量,拟组建占总数20%数量的校级重点实践团队,每队资助活动经费500元。
(二)校级一般实践团队。针对部分实践地为珠三角地区或者活动花费相对较少实践类型,根据报名队伍数量,拟组建占总数30%数量的校级一般实践团队,每队资助活动经费200元。
(三)校级自筹实践团队。针对部分能够通过自筹经费开展实践活动的团队,根据报名队伍数量,拟组建占总数50%数量的校级自筹团队。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18.1.22—2018.3.2
活动地点:各科普团队实践地
五、活动内容及形式
寒假回乡的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社会热点,以个人或小分队的活动形式,深入到乡村、城镇开展科普工作,组织方式:
A、团队实践。团队可以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团队总人数不超过8人(团队中可吸纳本科生,但本科生不能做队长)。
B、个人实践。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社区或村镇范围内,就近分散开展活动。
具体内容可包括:
(一)科普宣讲
1、向农民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及有关规定,中央相关文件以及国务院有关惠农政策。
2、向农民讲解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
3、向居民讲解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
4、向居民讲解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如: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等。
5、向广大中小学生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
(二)科技下乡
1、向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
2、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重点是农业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3、开展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重点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及新情况、新问题调查;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动向调查。
4、开展农村技术需要调查,重点调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需要的需求状况及农民技术需求动向。
(三)科技访谈
重点是农业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对现代农业有看法有经验的乡亲,学学他们的先进经验,听听他们对农业的看法,联系所学,创新发展。
(三)聚焦乡村振兴,开展乡村调查。
学校提供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待正式通知下发一并发布),农村学生返乡、城镇学生就近到郊区乡村,利用寒假期间探亲访友等活动间隙,或组织专门调研团队,进村头、进田头、进户头利用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在调查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乡村、了解农民。学生应发放、回收不低于5份有效调研问卷。
(四)宣讲十九大精神。
学校提供宣讲重点提纲(附件5),学生根据提供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宣讲活动,在完成调研问卷后有余力情况下,可以个人分散形式、团队合作形式等形式,利用包括而不限于传单、海报、横幅和宣讲会等宣讲手段下乡进村宣传十九大精神。

六、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配合行动,讲求实效。
2、精心组织,合理分工。
3、注重形象,扩大影响。要尽可能加大新闻宣传力度,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争取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栏、黑板报等舆论宣传阵地为活动造声势、造影响、造氛围。
4、及时沟通,及时总结。
七、材料上交方式
(一)活动立项书上交方式
电子版:打包文件以“学院+姓名/队长名+联系电话”的方式命名,于1月19日前发送至校研究生团委邮箱:SCAUYJSTWSJB@163.com
纸质版:请于1月19日前直接联系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挂钩干事上交至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
活动立项材料清单:
(1)根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2017-2018年寒假“科技回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撰写团队立项书(见附件1)
(2)《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2017-2018学年寒假“科技回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登记表》(见附件2);
(二)活动成果上交方式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队伍在活动结束后需将实践成果整理后上交。
电子版:打包文件以“学院+姓名/队长名+联系电话”的方式命名,于3月8日前发送至校研究生团委邮箱:SCAUYJSTWSJB@163.com
纸质版:请于3月8日前直接联系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挂钩干事上交至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
活动成果材料清单:
实践地接收单位证明(见附件3,电子版可拍照或扫描后上传,需字迹清晰,公章可辨认,纸质版上交);
研究生寒假“科技回乡”社会实践服务登记表(见附件4,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团队科普实践总结(团队实践形式上交,1500字以上,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个人科普实践总结(个人实践形式上交,科普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要上交,1000字以上,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科普实践地评语(选交)
具有代表意义的活动照片(4—8张,存为JPEG格式,必须自行根据内容命名,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自行拍摄的DV短片(选交)
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网络报道需以文档形式上交电子版并注明报道网址,报纸报道需自行剪下报道部分上交)、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科普实践活动的题词(纸质版)、锦旗(用完即还)
科普实践服务所用材料(如宣讲手册、科普展板、科普ppt等,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材料统计表(按材料清单要求逐一对照,将已上交的材料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九、奖励方式
1、凡按要求参加并完成活动者均可获得寒假“科技回乡”科普宣传社会实践证明。
2、根据各科普实践队上交的成果材料,综合考察活动完成度、主题意义、活动效果、创新形式等因素,评选出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寒假“科技回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若干),并颁发奖状。
3、根据各学院学生的参与度和作品完成质量,评选出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寒假科技回乡“先进单位”(2名)。
具体评选规则:学院每推荐并上交一份科普回乡实践成果作品积2分(团队科普以队长所在学院为加分学院),所荐作品获得“先进个人”者每次可积5分,总分高的两个学院可获“先进单位”,并颁发奖状。(特别说明:学院推荐作品获“先进个人”的只加获奖分5分,不再重复加参与分2分。学院作品参与分累积不得超过16分,优秀作品累积分不设上限。)
4.校级重点项目将优先推荐至校团委评优
十、注意事项
1、建议各科普实践队有一名指导老师,寒假科普回乡活动中安全第一、若在项目实施当中遇意外情况需及时上报学校;
2、各科普实践团队应当宣传、推广实质性的科普内容,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3、科普内容及方式应与自身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尽可能地体现出我校研究生的科研优势与学术魅力;
4、科普实践中要重视活动的宣传效果,充分调动可利用宣传资源;
5、本次活动的QQ群号为681160940,请相关人员加群。
6、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团委具有对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各学院挂钩干事联系方式:
张雪纯(18819465110): 食品学院、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马克思学院
陈俐(13610201946/671946):农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外国语学院            
张帆(15622170669): 资源环境学院、园艺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罗绮琪(18529496950):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
盛佳联(18520045426)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兽医学院、艺术学院


注:如对活动有疑问可联系实践部相关负责人:
    荆旭全: 18320722189(692189)
    张一鸣: 18344320929(660929)
    彭江容: 13642308045(668045)
    何美珊: 13539840002(670002)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团委
                                              2018年1月11日


附件戳【阅读原文】下载

图文| 实践部
编辑|周颖怡
发布|马竹炘 周颖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